您的位置: 首页 >家校共育>详细内容

初一实践基地一等奖征文

来源: 作者:陈师琪 发布时间:2017-05-17 14:51:05 浏览次数: 字体:A-   A+
                                                    素质基地的风筝风波
                        扬州市翠岗中学初一(7)韩梦圆
       4月28日,我们去杨寿素质教育基地实践,别提有多高兴!你看大家——明澈的眼瞳里满是兴奋的光泽,灿烂的笑容挂在嘴角,满车里都是欢声笑语。
   迎接我们的第一节课是制作风筝,放飞风筝可是我渴望已久的梦想。没听老师细致讲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风筝材料,开始动手制作。没想到,刚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困难——不会打死结!哎!我满头是汗,怎么打都会滑下来!就在我唉声叹气直跺脚之时,一旁的小杨放下手中的活,边接过我的风筝线,边轻松地说“有那么难吗?看我的!”只见她把线轻轻地饶了一圈、从圈的中间穿过去,神了!一拉就好了。真是及时雨!我心头一暖,脱口而出“谢谢”,她快乐地说“小意思啦!欲速则不达,细心一点就好了!”在她的指导下,我静下心来完成剩下的工序,果然就一帆风顺多了。
    周边的同学陆续做好了风筝,我们一起到楼下广场上放风筝了。我一手拿着风筝线,一手托着风筝,慢慢地奔跑、慢慢地放手,一阵风吹过,风筝终于顺利的飞上蓝天,那一刻,我心花怒放!就在我喜出望外之际,我的线绳和旁边的小黄的搅和到一起,这回自己打结了——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了!解结,对于粗心的我来说,简直是比登天还难,我只得红着脸,又喊小杨来帮忙。小杨摇摇头,笑着走到了我的身边,轻轻地戳戳我的额头,数落道:“你啊——真是个马大哈,这居然也能打结!看好了,自己学着解死结!”她低着头,神情专注,一边讲解,一边十分细心地一道一道地慢慢地理开结,丝毫没有不耐烦,直到解开了,才把我的线绳递给了我。那一刻,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望着重新飞上天的风筝,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离开基地好多天了,每每看到挂在墙上的风筝,就会想起风筝风波。留在心底的不只是对小杨的感激,更有许多的感悟:多一点静心、耐心与细心,就会多许多成功的机会!
 
【评语】从众多有趣的实践活动中,选取简单的风筝制作活动,习作者可谓独辟蹊径。难能可贵的是视角聚焦“打结”“解结”这两个不为人关注的细节,详细描写小杨的动作和自己前后的心理变化,并由此悟出生活的道理——这本身就是在实践体验中收获成长。
                                                                                                      指导老师:蒋晓美
                 
                                               
                                           实验基地给我留下的回忆
                                                       初一5班 杨钰
    实验基地,既锻炼了我们的体格,又磨炼了我们的心智,实属难得。我们每人都在此留下了珍贵的回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此次经历的喜怒哀乐。
  喜:放飞风筝,放飞梦想
    “......有一种有关风筝的有趣说法:在放风筝时把风筝线剪断,放飞风筝,即可把自已积淀的悲伤带走。”教我们制作风筝的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些有关风筝的知识。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在制作完成风筝后,便兴高采烈地外出去放风筝。外面阳光灿烂,风势正好。望着随风飞舞的风筝,我想,与古人不同,我们放飞的不是悲伤,而是对生活的满足、对未来的向往以及美好的梦想。
哀:对生命的思考
    下午,我们一起去学习了一些急救方法。因为其中一种急救法为人工呼吸,起哄的男生、害羞的女生使整个场面混乱不堪。最终,是老师的一席话使我们安静下来,陷入沉思。老师说,掌握了一种救人的方法,可以使自己重要的人遇难时增加他活的概率。记得我的舅舅死于心肌梗塞。医生在抢救无效后,一脸歉意地对舅妈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他如果再送来之前有被急救,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当时的我无比地痛恨自已知识的浅薄。生命是多么脆弱的存在,我们只有珍惜、珍惜、再珍惜,才可以使自已、自己重要的人生命无悔。
乐:自己动手,笑话无穷
      在回校之前的最后一节课,就是烹饪课。我们学习的是黄瓜炒鸡蛋。碧绿的黄瓜,金黄的鸡蛋。老师的样本真是让人忍不住口水泛滥啊。反观我们的成品,有的鸡蛋炒糊了,有的因为黄瓜片不均匀而导致黄瓜半生不熟,有的油或盐放得太多而导致太油或太咸......虽然我们的成品比不过老师的样品,但我们任然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或问:你写这些有什么用呢?答曰:我只是希望同学们一起投入生活体验当中来。毕竟,在电子玩物下长大的孩子必然是毫无建树的。



                                                           实践活动有感
                                                            初一7李卓凡
 
    一年一度的实践活动又开始啦!
    在去实践基地的路途中,我就在笔记本上记下:经过实验基地的训练,我必须要有所收获。
    没让自己失望,今天我们收获很多,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老师给我们七班上了四节课:制作风筝、红十字救护、家政烹饪、水气压火箭。
    制作风筝、红十字救护、水气压火箭课程固然精彩,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烹饪课,其他同学也和我一样一听到要做饭吃同学们都一下子兴奋不已,在讲课时把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个个探头探脑认真听着课。甚至到了老师做到最后一点的时候有些同学已经按捺不住,直接向自己的位置走去,准备做菜了。
    因为位置不够,所以一男一女一组,轮流一个切菜,一个炒菜,这也增加了同学们的默契度,负责切菜的只有很快的切好菜同组同学才能够 拿到原料来炒菜,这也告诉了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拖了别人的后腿。浪费自己的时间的同时也会浪费同学的时间。
    一会儿,班上的同学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那些经常在家里做家务的同学们,他们大显身手,尽可能地展示了自己的特长。还有一派就是在家几乎没到过灶台的同学了,“火怎么开?”“呀,忘放盐了”一个一个的问题在他们之间就接连不断的冒出来了,我处于这两派的边缘地带,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还算顺利的完成了这一道看似简单的菜,在享受自己劳动成果时我们学会了和别人分享。大家像美食家一样的品头论足,每个同学的做法不同,味道不同,但这次都是同学们认真用心做出来的佳肴。
   “你的父母像你们今天这样做菜给你们吃,那他们辛苦吗?”课结束之前老师问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用心去思考。
我认真地思考了老师的问题,是啊,父母每天都为我做饭,我都感到理所当然,感到做饭就是他们应该做的事,从没想过他们付出的辛劳,我觉得我们在节假日也应该多帮助父母做菜,帮父母多分担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这次实践活动我不但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也体会到了父母和老师平时对我们辛苦地付出! 我们只有用更好地学习来回报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父母!

 
                              假想与现实——实践感悟
                                  翠岗中学 七年级三班 徐颖
    终于轮到我了!
    我忐忑不安地站在实践基地水上缅甸桥的起点处,那是用铁链连着的数十块木板。我设想自己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款款走过整座用“小桥”,然后骄傲而镇定地在对岸迎接同学们佩服的掌声——现在的小桥风平浪静,似乎没有丝毫晃动,我不禁开始在心里鄙夷那些一边走一边尖叫的同学们。我暗暗决定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走过去,让所有同学大吃一惊
   迈出第一步。我彻底地放松了下来,这是多么简单的游戏啊!我甚至已经开始享受在微风吹拂下缓缓摇晃,似乎已经看到自己从容不迫地到达对岸的样子,目光中满是坚定和自信。
   我如履平地地走过了大约一半的距离,心里沾沾自喜。但当有一名同学踏上“小桥”之后,我开始惊慌失措。突如其来的晃动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将要狼狈不堪地掉进水里,我死死地盯着水面,双腿控制不住的颤抖,然而这使得“小桥”晃动得更厉害了。我战战兢兢地迈出一步,双手拽着安全绳,强装镇定。似乎每一丝风的吹拂都会让我面临“灭顶之灾”。最终,我浑身疲软地到达终点,不禁感慨:假想和现实确实有很大差距啊。
    看着后面的同学一个个通过“小桥”,我不服气地想:如果在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可以吸取教训,像假想中那样完美地通过“小桥”,我可以与在我之后踏上“小桥”的同学相互配合以保持平衡,使它不再晃动……然而我没有抓住机会,我显然不可能说服实践基地的老师让我再尝试一次。此刻,我只能沉浸在我的想象之中——尽管这只是假想,但我却是在真心投入而乐在其中。
    我们应当把握住现实,才能使生活不留下遗憾。然而现实并不总是美好,此时我们的假想也可以使我们对每件事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只有假想与现实并存,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