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家校共育>详细内容

爱之有“度”

来源: 作者:张俊 发布时间:2017-11-08 10:59:05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一(八)姚郑宜家长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们的良苦用心,我们都明白。但是“爱子”并不意味着为他提供最优的条件,无条件的满足他的不合理的要求,困难迎头包办一切。爱意横流便会将孩子淹没,使人窒息,爱应当有个“度”。
       弓愈满则断,月愈圆则缺。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承载的极限,爱过了头,越过了度,将会收到物极必反的效果。喜爱金鱼,便不停地给他喂食,那么鱼就会饱胀而死,热爱花草 ,便日日给它浇水,那么花草就会烂根而萎;偏爱麋鹿,便残戮狼群,那么生态就会失衡而乱,爱得越重,那么所爱的对象承受的压力也越重,犹如一根弹簧长久的被压缩着,久而久之便失去弹性,失去自身的价值。国人之于刘翔,可谓“爱”之深切,12年的奥运会,万众瞩目的时刻,我们怀着担心与期望,希望他能再创辉煌。刘翔的肩上承担着太多的爱了,他不能拒绝也无法拒绝,环绕在他身边的爱与期望如同蚕蛹紧紧将他束缚,他能做的便是硬着头皮向前,哪怕前方等待他的是伤势的再度复发,运动生涯的结束。发令枪声一响,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冲了出去,携带着沉重的爱的包袱狠狠的摔倒了,赛场上一片哗然。这个时候,也很难判断人们对他是不是真爱。有时候,爱得越深,往往伤害越大。惟有拿捏好分寸,张驰有度,才是爱的正确表现。
       我们往往会委屈,会怀疑,为什么爱也会造成伤害。其实爱之本初很简单,我也相信,大部分爱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后来逐渐偏离了轨道。人是一种追求完美的生物,而对于我们所喜爱的事物,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尽善尽美,毫无瑕疵,稍有偏离,就会苛刻无比甚至做出疯狂的举动。一旦过分追求完美,爱之至极,丧失了理智,造成伤害却浑然不知甚至变本加厉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那么,爱之有度就要学会放手,给他们空间,自由地成长;爱之有度 就要学会“尊重”,不强人所难,只求力所能及;爱之有度就要学会“接纳”,包容那些美中不足,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
      爱之有“度”,生如夏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