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为人师者致敬
向为人师者致敬
----班主任助理活动体验日记
初一八班 刘依扬家长
2018年3月7日,伴着瑟瑟的寒风,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天公不作美,但这依然没能阻挡我前往翠岗中学参与班主任助理活动的脚步。
上午10:50,我如约而至,班主任张蕾萍老师正在听课,我便自己漫步在了雨中。一座座教学楼、一处处园林景观赫然映入眼帘:化雨楼、仰贤楼、未识楼、文锦馆、奂美楼、错石堂、青衿楼、翠岗园、快哉亭、悟墨廊、听泉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多么富有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放眼望去,到处都整洁清新,到处都幽静雅致,到处都匠心独运,我的心一下子被净化下来,孩子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读书,怎么会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成才?
见到和蔼可亲的张老师已近11:20,她微笑着给我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随后就带我先去食堂就餐,一路上还不忘作导游解说学校的亭台楼阁。教师餐厅不大,只能容得下四张圆桌,错时吃饭的老师们安静地用着餐。我和张老师找了位置坐下,大家热情又礼貌地打着招呼,再品尝着师傅们早已打好的饭菜,味道鲜美,荤素搭配,心里忽然觉得很温暖很感动。
餐后,11:40,已放学,我们直接到了初一八班教室,52个孩子都在安静地自习作业。在张老师的介绍下,我接受了同学们的掌声欢迎,也向大家问了好。我环视了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到处都干净整洁,布置温馨,风采园地里贴着团队诠释、活动照片、竞赛表格、亮彩小报、书法作品、荣誉奖状等多种资料,图书角里也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经典丛书报刊,教室里的桌椅成排成线,地面一尘不染,即使这样,女孩值日生还在一丝不苟地扫着。我想:这一定是一个自治自理的班级,从班容班貌的整洁有序上足以看出。
12点,我的第一份体验工作----带同学们去餐厅用餐开始了。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同学们已自觉排好了队,没有喧嚣,没有拥挤,自行前往,安静入座,发饭,打汤,吃饭,清盘,擦桌,一切都在程序化地自动运转,好像助理我不到场,孩子们依然会井然有序。
回到教室稍许,12:30午休开始。在刚才课间的小憩之后,同学们又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教室里鸦雀无声。与此同时,我批改日省本和午休值班的功课就开始了。我认真地批改着每一个同学的作业,有写读书感悟的,有写古诗警句的,有写诗歌散文的,有写数学定理的,有写内心烦恼的,还有写自勉名言的,同学们记录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从中读出了满满的正能量,因为每个孩子都在书中徜徉,在竞中奋发,在学中自励,在理中成长。我给每本作业都写了互动评语,肯定了思想精华,赞赏了人生哲理,纠正了错字标点,鼓励了书写认真,再对照名单查清了两本未交的作业补批请班长下发,一项功课完成。
这其间,大半学生们始终都在各忙各的作业,偶尔会有同学抬头偷瞄我两眼,或前后轻言两句,或有的已经累得趴下小睡了,或有的摆弄一下手里的魔方,但教室里始终是安静的。我一直在静静地阅读,或在座位间静静地行走着,或抬眼扫视一下全体,没有说一个字的话。
直到最后组长收作业,走读吃饭的同学进班,午休即将结束,班长走到讲台前,说明了一下她统计的三份资料的数量,公告明天要交齐,未交者记录考评扣分,后直接宣布下课。我没有总结午休情况,也在感慨小干部的魄力十足,更因为教室里同学们都如此自觉,我“无为而治”也不失为上策,毕竟我是来体验助理角色的,用眼巡视、用心观察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呀。
下午第一节是张老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她一下午休就进了班,我准备继续听课。上课了,老师平和地讲解了两份试卷上的重点题目,边讲边写边画,引导着学生思考,互动板演,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们则听得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偶尔老师也会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课堂朴实无华,真实无虚。我认真听着,不停记着,感慨着老师的教导有方,学生的聪明好学,课堂的容量之大,效率是如此之高。同时,我感受到了中学课堂的学习之紧张,只有专心听讲,自我督促,才有可能不掉队。
下课,到张老师办公室批改了部分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了解并亲眼见证了老师每天的工作量之大,事务之繁多,头绪之复杂,真令人为之慨叹:做老师真辛苦,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正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永远都做绿叶的事业,令人心生敬佩!所以,我向所有为人师者致敬,向翠岗这座育人的摇篮致敬!
----班主任助理活动体验日记
初一八班 刘依扬家长
2018年3月7日,伴着瑟瑟的寒风,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天公不作美,但这依然没能阻挡我前往翠岗中学参与班主任助理活动的脚步。
上午10:50,我如约而至,班主任张蕾萍老师正在听课,我便自己漫步在了雨中。一座座教学楼、一处处园林景观赫然映入眼帘:化雨楼、仰贤楼、未识楼、文锦馆、奂美楼、错石堂、青衿楼、翠岗园、快哉亭、悟墨廊、听泉亭......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多么富有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放眼望去,到处都整洁清新,到处都幽静雅致,到处都匠心独运,我的心一下子被净化下来,孩子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读书,怎么会不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成人成才?
见到和蔼可亲的张老师已近11:20,她微笑着给我介绍学校和班级的情况,随后就带我先去食堂就餐,一路上还不忘作导游解说学校的亭台楼阁。教师餐厅不大,只能容得下四张圆桌,错时吃饭的老师们安静地用着餐。我和张老师找了位置坐下,大家热情又礼貌地打着招呼,再品尝着师傅们早已打好的饭菜,味道鲜美,荤素搭配,心里忽然觉得很温暖很感动。
餐后,11:40,已放学,我们直接到了初一八班教室,52个孩子都在安静地自习作业。在张老师的介绍下,我接受了同学们的掌声欢迎,也向大家问了好。我环视了教室,宽敞明亮,窗明几净,到处都干净整洁,布置温馨,风采园地里贴着团队诠释、活动照片、竞赛表格、亮彩小报、书法作品、荣誉奖状等多种资料,图书角里也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经典丛书报刊,教室里的桌椅成排成线,地面一尘不染,即使这样,女孩值日生还在一丝不苟地扫着。我想:这一定是一个自治自理的班级,从班容班貌的整洁有序上足以看出。
12点,我的第一份体验工作----带同学们去餐厅用餐开始了。在班干部的组织下,同学们已自觉排好了队,没有喧嚣,没有拥挤,自行前往,安静入座,发饭,打汤,吃饭,清盘,擦桌,一切都在程序化地自动运转,好像助理我不到场,孩子们依然会井然有序。
回到教室稍许,12:30午休开始。在刚才课间的小憩之后,同学们又自觉进入学习状态,教室里鸦雀无声。与此同时,我批改日省本和午休值班的功课就开始了。我认真地批改着每一个同学的作业,有写读书感悟的,有写古诗警句的,有写诗歌散文的,有写数学定理的,有写内心烦恼的,还有写自勉名言的,同学们记录的内容丰富多彩。我从中读出了满满的正能量,因为每个孩子都在书中徜徉,在竞中奋发,在学中自励,在理中成长。我给每本作业都写了互动评语,肯定了思想精华,赞赏了人生哲理,纠正了错字标点,鼓励了书写认真,再对照名单查清了两本未交的作业补批请班长下发,一项功课完成。
这其间,大半学生们始终都在各忙各的作业,偶尔会有同学抬头偷瞄我两眼,或前后轻言两句,或有的已经累得趴下小睡了,或有的摆弄一下手里的魔方,但教室里始终是安静的。我一直在静静地阅读,或在座位间静静地行走着,或抬眼扫视一下全体,没有说一个字的话。
直到最后组长收作业,走读吃饭的同学进班,午休即将结束,班长走到讲台前,说明了一下她统计的三份资料的数量,公告明天要交齐,未交者记录考评扣分,后直接宣布下课。我没有总结午休情况,也在感慨小干部的魄力十足,更因为教室里同学们都如此自觉,我“无为而治”也不失为上策,毕竟我是来体验助理角色的,用眼巡视、用心观察也是一种管理方式呀。
下午第一节是张老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她一下午休就进了班,我准备继续听课。上课了,老师平和地讲解了两份试卷上的重点题目,边讲边写边画,引导着学生思考,互动板演,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们则听得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活跃。偶尔老师也会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课堂朴实无华,真实无虚。我认真听着,不停记着,感慨着老师的教导有方,学生的聪明好学,课堂的容量之大,效率是如此之高。同时,我感受到了中学课堂的学习之紧张,只有专心听讲,自我督促,才有可能不掉队。
下课,到张老师办公室批改了部分有标准答案的作业,了解并亲眼见证了老师每天的工作量之大,事务之繁多,头绪之复杂,真令人为之慨叹:做老师真辛苦,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生清贫,两袖清风,正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们永远都做绿叶的事业,令人心生敬佩!所以,我向所有为人师者致敬,向翠岗这座育人的摇篮致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