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优秀征文(学生)
弘扬家风家训
初一(9)班 唐新远
家风家训是家庭生活的基本准则和道德标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好的家风对构建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家长,我们更要清楚家风、家训对孩子成长和今后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家,我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并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养成勤劳的习惯;随手关灯,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出门前和家人说“再见”,出门后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养成知礼仪懂文明的好习惯。我也经常同孩子一起看一些名人的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在故事中增强她对好的家风家训重要性的理解。
司马光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移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持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还有一个军人,他在抗日时期铭记父训,这个人是---吉昌鸿。1920年,25岁的吉昌鸿,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昌鸿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个字写在瓷碗上,让陶瓷厂仿制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廉,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时,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由此看来,家风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你不会像司马光和吉昌鸿一样出名,但是你的做法会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和欣赏,长此以往,也会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弘扬家风家训。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这是种正能量,所以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家都有好的风气,让世界感受中国的文明!
初一(9)班 唐新远
家风家训是家庭生活的基本准则和道德标准。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好的家风对构建健康、和谐、稳定的社会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一名家长,我们更要清楚家风、家训对孩子成长和今后生活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家,我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并让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家自己的衣物自己洗,养成勤劳的习惯;随手关灯,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出门前和家人说“再见”,出门后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在学校见到老师要问好,养成知礼仪懂文明的好习惯。我也经常同孩子一起看一些名人的家风家训的小故事,在故事中增强她对好的家风家训重要性的理解。
司马光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是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的意识。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移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持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还有一个军人,他在抗日时期铭记父训,这个人是---吉昌鸿。1920年,25岁的吉昌鸿,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昌鸿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个字写在瓷碗上,让陶瓷厂仿制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廉,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时,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成为一代抗日名将。
由此看来,家风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你不会像司马光和吉昌鸿一样出名,但是你的做法会赢得周围人的尊重和欣赏,长此以往,也会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弘扬家风家训。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这是种正能量,所以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家家都有好的风气,让世界感受中国的文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