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着前进——学会做家长
说来有点惭愧,直到现在我还是在学习怎么教育孩子的路上,而且孩子离我所期望的样子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对待儿子的教育,一边结合《家长必读》,一边调整,一边和其他家长探讨经验,摸索着前进。这么多年下来,家庭教育也只能说有一点点体会吧!总结了下面几点:
—、“温水煮青蛙”式的让孩子慢慢适应,渗透,最后演变成习惯。
对待孩子教育,起初我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命令型,逼迫型,劝说型,鼓励型,奈何对我儿子压根不管用。“温水煮青蛙”式也是不经意间发觉的,后来在好多事情上都尝试过,效果很好。
那是我家儿子小的时候,好动,爱讲话,不爱看书,尝试了好多方法怎么都不行,唯一能让他能静下心来的事情就是看动画片,很让人苦恼。看着别人家的同龄孩子静静坐在图书馆一角,专注地看着小画册,甚是羡慕,而我家的孩子,却硬拉着我,吵嚷着要回家。一天周末,我想去图书馆借几本,由于没人带孩子,只好和他商量“妈妈今天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你呢要写作业,要不就去图书馆写吧,等你写完我也差不多借好书了,写完就回家,放心,我不会再强迫你看那些你讨厌的书的!”儿子晃动了几下小脑袋,很是开心地点了点头。
按照我们的约定,他一写完就回家。接下来几周,我照样带他去了图书馆。不过临走之前多了一项,就是拉着他小手到儿童区转一圈,什么也不说,然后就回家。又一周末,他写完作业,见我还没有打算走的意思,居然自己到书架上拿了一本图画本,学着其他小朋友一屁股坐在地上,认真地翻看了起来,让我欢喜不已。这样,大约坚持了一年时间,他竟然硬生生给我培养成了爱看课外书籍的好习惯。
二、学会换位思考。
1.学习上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学会换位思考。
我家楼下邻居家的小男孩才上小学,因为学习,经常被妈妈打骂,都快晚上11点钟了,这么小的孩子,还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学习那么久时间,换成一个成年人估计都坐不住,何况是位孩子,那学习效果肯定差强人意。孩子受不了,只能奋起反抗。
以后遇事我都会换位思考一下,要求儿子做的事情,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就不强迫孩子去做,否则,适得其反。
2.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学会换位思考。
在家和儿子闲谈时,时不时提醒他,做事,说话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这句话说出去,换成自己是不是能接受,这事情如此做,会不会伤到对方。久而久之,儿子慢慢地会了换位思考。
有一次,邀请儿子同学来家里做客,那个男孩一脸诧异,“阿姨,你为什么会邀请我去你们家玩啊?”我给孩子的一句话弄懵了,直接问“啊,你是不是家里有事情?”,男孩说“不是,我成绩不好,别的家长都要孩子不要和我玩,你为什么还愿意邀请我来你家玩呢?”知道了男孩的真实想法,我家儿子直接抢答“你呢,只是目前成绩考得不好,不代表以后考不好,要是等我考不好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不愿意和我玩了,你不是还有好多优点啊!上次其他同学欺负我,你不是帮助我了吗!”,听完,男孩开心地笑眯了眼。直到今天,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
三、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得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平时我会听一些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讲座,看各种书籍,甚至孩子的课本,当儿子问一句“为什么”时,我能够随时扮演“老师”的角色。有时和孩子同看一本小说,一部电影,就其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探讨许久。另外周末经常带儿子户外运动,骑车,打羽毛球,野营,钓鱼等等,让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如此潜移默化,慢慢地与孩子共同进步,成为互爱互敬的"朋友”。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有些适合这些孩子,有些适合那些孩子,同样的教育方法对于不同孩子,效果也会不一样。所以要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做位称职的家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