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中三年我们陪你一起走
初中是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要形成合力。在某种程度上,家庭教育又显得格外重要,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培养负有直接责任。那么,自己作为一名初中生家长,该如何培育孩子呢?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最近仔细阅读了省关工委编写的《家长必读》一书,感受颇深。本书从多维度、全方位解析了初中生在生理、心理、学习、成长、发展方面的特点,帮助我理清了家教思路,打开了心结,让自己有信心培养出人格健全、品学兼优的孩子。对照本书内容,联系自身实际,发现自己还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现将主要的读书心得体会总结如下,共四个方面:
一、身教胜于言教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什么样的家长,照出来的就是什么样的孩子!要让孩子变得优秀,首先要让自己变得优秀。
初中的孩子需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这些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正确引导,做好表率。比如在生活习惯养成上,我平时会要求孩子按时起床,每天收拾自己的房间,并坚持体育锻炼。孩子起初缺乏自律做不到,我便会批评指责,甚至严加督促,结果收效甚微。在同孩子的一次正面言语冲突中,孩子的一句话“你们总是要求我,自己做到了吗?”提醒了我。通过反思,发现初中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作为家长,不能只是一味地说教,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我们都做不好的事情,孩子就会有理由做不好,要让孩子做到,首先自己做到。所以,后来不管平时工作多忙,第二天我和孩子妈妈都会按时起床,每天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定期锻炼身体,我们的改变孩子看在眼里,她自己也在逐步地改变,通过一段时间下来,逐步养成了遵守时间、热爱劳动、锻炼身体的良好生活习惯,孩子将来定会受益终身。
二、培养孩子抗挫能力
现在的孩子生活无忧,从小在长辈庇护下长大,生活中很少经历挫折,以致遇到困难时往往不知所措,心里显得比较脆弱。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及其不利。所以,父母要着重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通过学习探索,我们积极地尝试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衣、买菜、做饭,让孩子学会自我照料,培养其独立性,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当父母有事不能顾及他时,他可以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至于束手无措。
其次,给孩子看一些励志的书和电影,如《阿甘正传》、《卡特教练》等,让孩子从中领悟到:人只有经历磨难和挫折,才能内心强大,才能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再次,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教会孩子保持一颗乐观的心,告诉孩子无论遇到多么不好的事,都先对自己说声“太好了”,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以帮助自己顺利地走出困境。
三、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在孩子上初中前的暑假,我和孩子妈妈有幸参加了市教育系统举办的一场家教专题讲座,主讲人是中国少年报原总编辑、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她说:“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满足感,对孩子的期望度越低、满意度越高,孩子成长空间就越大,就会越优秀。”
按照卢勤老师的方法,在孩子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们会微笑着给孩子竖起大拇指;在孩子考试未考好,感到沮丧时,我们会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孩子你已经很努力了,努力就好。慢慢地,我们发现孩子学会了戒骄戒躁,变得积极向上、乐观进取了。
四、帮助孩子树立人生梦想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规划师,要帮助孩子尽早树立人生梦想,激发孩子的斗志,努力拼搏而实现人生目标。
在帮助孩子树立人生梦想时,家长要摒弃功利心、虚荣心,不能仅以考上好大学为目标,而是要努力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科学的去培养和塑造孩子。即使孩子在学习上不那么突出,只要找到自己擅长的方面,获得一技之长,照样能够取得人生的成功。比如,马云、比尔盖茨、爱迪生等国内外名人,他们在校时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甚至有过辍学,但他们在自己成功的领域有着自己浓厚的兴趣,父母能够发掘、引导、鼓励、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通过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最后梦想成真。
最后,我想告诉孩子,学习、成长的道路是艰辛的,今天的努力一定会换来明天的成功,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要乐观、勇敢、坚强地面对!爸妈会好好陪你走过初中三年,为你鼓励、为你祝福,大家一起努力成长、一起进步。
风雨过后是彩虹!加油吧,孩子!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