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刘坚:谨防教育领域的“学业过剩陷阱”

来源: 作者:那丁杰 发布时间:2022-03-02 09:25:09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以上任何一件事情对于常人来说都是敢想不敢做,但马斯克却不断地将这些事情变为现实。他曾为太空旅行拍摄了一部企业宣传片《LOOK UP》,看似平常的祖孙观星之旅却暗藏深意——祖孙看到的蓝色星球正是爷爷之前生活的地球。

刘坚指出,太空旅行本身是“神话”,马斯克正在将其变为现实,那么就可以被称为“现实版的神话”。

为了实现太空旅行,2002年,马斯克投资Space X公司,着力研究如何降低火箭发射成本。他有志于将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1/10,并计划在未来研制世界最大的火箭用于星际移民。

Space X前三次火箭发射均以失败告终,公司濒临破产。马斯克堵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进行第四次尝试,终于成功。

这是一项改变人类命运、人类生活的重要技术,“想到”本身就很不容易,做到更难。刘坚指出,观察星星是每个人儿时都有的经历,但似乎没有年轻人产生移居其他星球、太空旅行类似的想法。即便有这样的想法和意识存在,也没有环境能够让该想法实现。这中间缺乏的正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马斯克未来将继续研究太空旅行,计划每天发射载人火箭3次,每次搭载100人。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团队平均年龄是29岁。结合我国学生发展路径来看,2021年出生的孩子,在2050年进入黄金年龄;2021年15岁进入高中的学生,在2035年将进入黄金年龄。

这从侧面反映出,做好当下就是面向未来,教育行业本身就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刘坚强调,我国目前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教育工作者将迎接巨大挑战。

基础教育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021年《自然》子刊《自然人类行为》杂志发表一项研究,指出在批判性思维能力方面,中国精英高校入学得分为1.612,普通高校0.741。该成绩与美国学生成绩基本相当,远高于印度和俄罗斯。但在毕业时,中国精英高校毕业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分为1.339,较入学时下降17%;普通高校0.234,下降68%,其下降幅度惊人。于此同时,俄罗斯毕业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反超中国,而美国毕业学生的分数持续上升,表现“鹤立鸡群”。

高等教育如此,基础教育也不容乐观。

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PISA(国际学生学生学习质量研究项目,下称PISA测试),这项由OECD(世界经合组织)2000年发起的,每三年一次的国际测试和结果报告在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刘坚综合近几年PISA成绩,发现中国学生依旧“高分低能”,“会读书而不会研究”。

在2009年、2012年的PISA测试中,中国上海学生在数学、阅读、科学测试中都获得全球65个参加国家和地区的最好成绩。

反观2012年PISA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试成绩可以发现,在参加的44个国家(地区)中,上海绝对排名第七,相对排名是全球倒数第二。所谓相对排名,就是用阅读、科学和数学测试的成绩,来预估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而预期值与实际值的差反映的就是相对排名。

进一步分析2018PISA阅读测试的成绩可以发现,中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每周学习时长也毋庸置疑是最多的,长达55个小时。相比于排名成绩在第7位的芬兰,中国所耗费的时间约为芬兰的两倍。

实际上,早在20年前,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蔡金法就提出,扎实的基础没有在问题解决中表现出优势。换言之,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计算题、解决简单问题,以及有标准答案的过程限制复杂性问题,表现突出。但过程开放的复杂问题方面,中国学生不如美国学生。

而在1989年的国际教育成就测试评价课题研究中,中国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兴趣与自信同样不如美国学生。刘坚指出,这意味着中国学生创造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持续30余年。中国基础教育一直存在”执笔能力强,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态度、兴趣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教育行业人士关注。

刘坚在1999年发表有关“教育发展生态”的文章,进一步指出知识、技能、解题能力等是中国学生的优势所在,中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性、好奇心、兴趣爱好等存在严重不足。

时隔20余年,2020年,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出中国要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今天,关于推进教育内涵的中央层面文件中,基本上都会提到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词。

刘坚认为,在民办学校比例占比调整为5%的大背景下,能够培养培养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实践能力的民办学校应该被鼓励。如果还是像部分公办学校体系一样,仅以书本知识、分数高低、考取名校为目的的民办学校,将会很快被淘汰。

未来:超越学术过剩,指向核心素养

基于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下称北师大创新研究院)做了两项研究。

2015-2016年,北师大创新研究院受全球教育创新峰会WIES委托研究并与其联合发布《面向未来:核心素养教育全球经验》;2017年-2018年,与美国21世纪学习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Learning,下称美国P21)合作,研究并倡导《核心素养5C模型》。

在与美国P21公司探讨过程中,北师大创新研究院提出几点不同的见解:

P21发布的《21 世纪学习框架》中,提出学习与创新技能的4C模型,即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核心素养4C模型中包括审辩式思维,北师大创新研究院认为“批判性思考”和“审辩”内涵有所不同,虽然对应的都是同一个英文词,但是在中国的语境中间是不太一样的。“审辩”一词有我国自己的文化土壤。

单纯应用4C模型,学生在身心健康、自我管理、人生规划、价值取向、道德伦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结构性缺失。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改革都具有指导意义。

对中国而言,引导青少年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规范行为、涵养人格,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葆有中国心,刻不容缓。

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北师大创新研究院提出核心素养5C模型,并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将文化理解与传承放在核心位置。

刘坚认为,未来的教育应首先突出文化理解与传承的核心地位和导向作用。其次,思辨思维是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创新是素养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而沟通与合作既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核心素养5C模型借鉴中国书法泼墨和太极八卦图的设计,以展现各素养之间彼此关联、互补,具有开放性且充满活力。

“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核心素养5C模型既符合中国教育发展需求又适用于向全球推广,可以成为21世纪核心素养领域的一份“中国方案”。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北师大创新研究院针对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研究——谨防学业过剩陷阱》,认为未来教育应谨防学业过剩陷阱。

在经济领域,流传着”中等收入陷阱”理论,具体表现为: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收入就会达到中等水平,此时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就会不足,陷入停滞状态,另一方面却是通货膨胀的不断加剧,资产泡沫普遍出现,并且人们的收入开始下降。

中国目前正在进入中等收入时代,如何尽快逃出这样的陷阱是当前的巨大挑战。基于此,刘坚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1 中国教育可能会面临“学业过剩”困境

与经济领域相对应的是,中国教育领域可能会面临“学业过剩”困境,主要指以获取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以死记硬背为主要方式的学习、教学与评价。

猜想2 如果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可能由于学业过剩造成

部分专家认为,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包括战争、腐败、资源、文化等,刘坚认为这不会发生在中国。我国教育领域根深蒂固的“学业过剩陷阱”,很有可能是导致经济社会“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过剩的学业导致新一代国民既没有基本的身心健康,更缺乏家国情怀、审辨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上世纪90年代,部分科学家呼吁:“150年前,我们用大刀长矛对付敌人的洋枪洋炮。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用算得快、算得准、记得多、记得牢对付外国的计算器和计算机。”

刘坚指出,这不是完全否定“脑子”,而是不要耗费太多时间在计算上,计算完全可以用计算机代替。如果在学生智力开发的鼎盛时期,让学生把时间花费在算数和背诵上,这大概与未来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刘坚表示,北师大创新研究院基于现实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期待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超越学业过剩,指向核心素养,真正建成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教育创新,他期待5C核心素养落地,让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