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教学改革:无法回避的三大反思

来源: 作者:那丁杰 发布时间:2023-02-03 16:53:33 浏览次数: 字体:A- A+




当下教学改革,围绕核心素养落地的高效课堂建构,过于“重术”而“轻道”。其实,“以人为本、培根固魂”的正确理念、思想、文化是支撑教育远行的底蕴与根基,是“教育之道”;一切协助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手段、策略、方法皆为“教育之术”。
作为教育实践者,对于先进的理念要勤学,对繁杂的理论要明辨,对缭乱的口号要慎思,对切实的做法要笃行。简言之,就是着眼于教育抓教学,立足于素养抓课堂。教学改革,我们需要真切地反思: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我们这么做缺失了什么?我们为什么长期迷茫困惑?教学改革和课堂建构需要突围和回归,走出迷茫,回归理性。

反思一:我们究竟在做些什么? 


对于课改和教改,我们从未停止过;高效课堂的建构,我们也从未懈怠过。需要拷问和反思的是,我们举全国之力,纳各校之智,费数年之功,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操作流程、评价导向未能根本性、实质性改变,我们为什么迷失在路途中劳而无功?因为我们不但没有认真地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反而更多的是抛却教育教学常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热衷于“喊口号”“树旗帜”“建模式”“创特色”。学校刚建成,就申报特色;课改刚起步,就卓有成效;模式才实验,就宣传推广。不少地方都提出师资建设“三年成名家,五年成专家”,学校建设都要建成“省内国内名校”。殊不知,特色、模式、声誉等是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积淀的,是喊不出来、吹不出来、写不出来的。君不见,自己鼓吹、媒体炒作、他人暗示、部门支持甚嚣尘上,明明是“应试教育的集中营”,却装扮成“素质教育的示范校”;明明是“优质生源的抢夺战”,却被美化为“教改卓越校”。


就高效课堂而言,从内涵上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过程最优化的成效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的综合效益;从形式上不能认为拉开桌子的、动起来的、课堂热闹、合作探究多的、交流展示翻新花样的、合作探究了的就是高效课堂,而是途径方法与策略是否切合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旨要求和高效课堂的本质内涵,是否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许多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教师讲演得天衣无缝,学生表演得完美无缺。花言巧语、豪言壮语、胡言乱语满天飞,功利一直在作祟,独不见教育教学的本质追求。

我们当下的教育,是只要“成绩、排名、升学”,不要“生命、生活、生长”的教育。这种教育,短期内“效果突显”,长远看“停滞不前”。因为学生失去了兴趣、热望、探究、创造、思考、批判、拓展、融汇、提升的学习品质和能力,遑论倾听、尊重、交流、宽容、合作、感动、珍惜、感恩、自律的人文人格与品行修养。于是乎,课堂仅剩下考试,学习只为自己。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下教育最大的生意,许多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心变得越来越冷,越来越硬。


教育是一个缓慢、虔诚而优雅的过程,纯知识和技术的教育终究无法完成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问,当然也就无法真正抵达“教育的目的”。我们没有了敬畏和耐心,认知上肤浅,操作上浮躁。故,急功近利,须悬崖勒马,方可九死一生;南辕北辙,应正本清源,才能迷途知返。

反思二:我们缺失了什么


当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及“课程层面”,或者说很少触及。课程和课堂,到底谁更应“改”,或者谁更应先“改”?教育改革是国家战略,课程改革是育人战略,课堂改革是具体战术;课程改革是方向,课堂改革是举措。离开课程改革谈课堂改革,则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高效课堂建构的高度,取决于教育者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的认识高度,而效度则取决于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教学实施策略和手段的效度。现实情况是,我们抛却了“素养”而抓“考分”,忽视了“能力”而抓“知识”。这无异于肢解课程改革内涵,抛却“课程”而抓“课堂”,是缘木求鱼式地构建“课堂教学”;这等同于弃森林而育独苗,抓枝叶而毁根基。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很大程度上还没有搞清楚“为何出发”,就大张旗鼓地奔走在路上。
“新课改抓了很多年,课堂还在十年前”“轰轰烈烈喊素质,认认真真抓应试”。这种教育看到了“成绩、排名、升学率”,看不到“生命、生活、生长”;这种教育就是用昨天的旧知识试图去解决明天社会的新问题;这种教育导致孩子们有孩童的年龄,但是没有孩童的乐趣;这种教育使学生的培养有工业化统一的训导模式,每个学生出生都是“原创”,但最终都成了“盗版”;这种教育过于看重“知识传授”,忽略体验经历,弱化能力培养;这种教育,以“成绩和排名”激烈竞争,但忽略了对个体鲜活生命的关照。
长此以往,我们的教育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三大缺失:

缺失个性——严格格式化培养,每个生命出生都是“原创”,最终成了“盗版”;


缺失生活——以“知识、教材、教师”为中心,远离自然、社会,没有经历体验;


缺失生命——过于注重成绩、排名、升学,忽略生命、生活、生长。

这种缺失最终导致学生目光短视、素养短缺、发展短腿。不是着眼未来的教育,孩子哪有未来?不是塑造心灵的教育,孩子哪有好心情?不是健全人性的教育,怎能没有不扭曲的人性?不是注重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哪来的创新创造?不厚植人文底蕴和家国情怀的教育,怎能有大情怀和责任担当!多年来的教育,让人担忧并痛心的是:学生的人文底蕴不够丰厚、科学精神不够丰实、家国情怀不够丰盈!越来越多与教育有关、与学校有关、与教师有关、与学生有关的不良现象甚至悲剧不断涌现,这是教育之殇!教学之痛!教师之悲!学生之哀!

反思三:我们为什么迷茫困惑?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评判和发号施令的。教育不是神秘之地,是有常识可依、规律可循的,不能浮躁、不能折腾、不能急功近利。当我们对教育失去了敬畏,失去了务实,我们极易自我迷失,陷入困境,不可避免地浮躁和狂躁。然而,当下注重理念引领和内化的究竟有多少?有些人干脆鄙薄理论理念的学习,有些人即便学习也抱着“吹糠见米”的功利心态,只求“立竿见影”的操作方法。殊不知,没有真切的学习、感悟、积淀和发酵,哪能内化和践行?譬如唱歌,他人可以随意哼哈,但作为专业歌手、曲作家,不识乐谱、不懂乐理,那就是个专业笑话!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专家”说课堂教学改革“向左走”,“学者”说“向右走”,“课改名校”说“跟我走”,教师问“究竟怎么走”?

专家学者的研究精深,却与实际操作有难以抹杀的鸿沟——先进理论落不到实处,这就叫作“不落地”;

一线教师实践经验丰厚,却缺乏理论探讨和反思提升的自觉——教学方法策略站不到高处,这就叫作“不抬头”;

课改名校的经验百花齐放,却无法照搬移植——课改经验寻不到切合的土壤,这就叫作“不切实”。

无论何种理论、理念,无论何种策略、方法,无论何种模式、经验,无论古今中外,都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都需要我们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决不能照搬复制,东施效颦。

除去“水土不服”的因素,陷入迷茫和困惑的原因有三:


理论解读不精准——方向缺陷(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理念转变不到位——动力缺失(谁来建构高效课堂);

实践操作不切实——策略缺乏(怎样构建高效课堂)。


就教育而言,更多的时候我们不只是没有坚守,而是放弃;不只是没有创新,而是盲从;不只是没有静心,而是狂躁。因为,教学理念灌输容易,内化难;教学策略照搬容易,提升难;优质教学设计编写容易,高效难;教学资源引用容易,整合难;教学流程预设容易,优化难;教学模式创立容易,创新难。我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致使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没有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甚至误读很深就上路,不明就里的摇旗呐喊,以至于我们付出了很多,却没有真正收获过。

实际上,大多的时候,我们对问题视而不见,对困惑存而不疑。问题缘何会产生并长期存在?我们眼明心亮却不愿说;问题究竟怎么办?我们心知肚明不愿做。我们不是缺乏思考和改进的能力,而是缺少思考和改进的意识与勇气、责任与担当!推进教学改革,让核心素养落地,建构高效课堂,只有立足于教育的原点,着眼于教育改革的时代性战略调整,尊重教育常识和规律,本着教育教学的“应然状态”,剖析课堂教学“实然状态”,从细节入手,从问题切入,才能抛却浮华和虚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寻找到理性的应对策略。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