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扬州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
 一、目标任务
  2017年规划投入2.1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0.22亿元,省专项资金0.1亿元,市专项资金0.06亿元,县专项资金1.7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建筑总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室外运动场地5.19万平方米,配套校园围墙2890米;购置教学、生活等各类设施、设备0.6亿元。
  二、资金保障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具体实施,对本地改薄工作负总责。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所需资金要全部列入财政预算。
  三、进度安排
  工作项目 主要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
  制定年度改薄项目计划 召开改薄工作会议,制定年度改薄项目计划。 1月
  图纸设计及预算编制 完成改薄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 2-4月
  办理建设报批手续 办理改薄项目立项、审图、招标等建设前期手续 5-6月
  项目开工 改薄项目开工建设。 6月中旬
  经验交流会议 1.结合校安工程召开全市改薄工程实施经验交流会。2.总结工程实施的经验和梳理问题。 11月底
  年度工作总结 1.上报年度工作进展情况。2.专项督查工程实施进展。3.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 12月底
  改薄双月报及通报 每双月完成省改薄系统双月报及全市改薄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工作 全年
  四、主要推进措施
  1. 合理制定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因校制宜,合理编制2017年度计划。一是聚焦薄弱学校。对照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坚持“补足短板,兜住底线”,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切实改善最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突出薄弱环节。坚持标准,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校一策”确定改薄项目和任务。优先建设、购置与教学、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解决突出问题。三是加强县级统筹。各县(市、区)政府是改薄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根据当地改薄需求,认真测算并足额安排改薄经费。要统筹本地所有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项目和经费,集中力量推进改薄工作。
  2. 保障经费投入。一是保障财政投入。坚持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采取分期拨付的方式,保证工程按序时推进。二是减免建设规费。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省物价局 省财政厅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收费的通知》(苏价服〔2009〕291号)、《省物价局 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的通知》(苏价服〔2014〕49号)等文件,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涉及到的1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均予以免收;对涉及的18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均予以减半收取或执行下限标准。三是盘活闲置资产。所属县市对撤并学校的闲置资产,采取转让的方式进行盘活,将所得收益全部用于保留学校的“改薄”。
  3. 加强监督管理。一是严格公开招标。按照相关要求,凡是1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投标,坚决杜绝暗箱操作,确保由具备资质的单位承建项目工程。二是严格工程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等制度,紧盯规划设计、施工进度、质量监督、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监理人员持证上岗制,特别是对隐蔽工程、工程结构等方面严格把关;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保证改造后校舍达到防震抗灾要求。三是严把工程进度。按照既定的项目规划,周密制定施工计划,排定完成期限,实行挂图作战。各项目学校明确专人负责,定期汇报工程实施情况。四是强化安全管理。严把施工现场安全关,严格隔离教学区和施工区,坚决杜绝工程出现安全问题。此外,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安全教育和逃生疏散演练,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保障师生安全。五是建立双月报通报制度,每2个月通报一次各县(市、区)改薄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县(市、区)按序时进度推进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