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南京、扬州两地部分老师共同研讨生物实验教学

来源: 作者:任胜 发布时间:2019-04-20 20:45:54 浏览次数: 字体:A-   A+
        4月19日,由扬州市电教馆牵头的“扬州市生物名师工作室与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学研讨活动”在扬州市翠岗中学的研讨室内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哲学视域下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研讨》,研讨内容分两个部分:上午是初中部分,分别由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周冉老师和扬州市翠岗中学王妍老师同课异构苏科版初中生物第11章第1节《地面上的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下午是高中部分,先由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曹云龙主任作《教师的实验教学技能的提升路径》的讲座,然后由扬州市新华中学蒋选荣教授对“理化生融合实验平台建设”进行介绍。最后,南京市第十四中学吴敏老师和扬州市新华中学汪娟老师分别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和《DNA的粗提取、扩增及电泳》的内容进行说课展示。
       扬州市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南京江北新区部分初、高中生物教师,扬州市直学校部分初、高中生物教师,以及部分新疆新源县的生物老师共五十多人参加了这一天的活动。
       上午,首先由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周冉老师上课,她首先将学生们均匀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观察不同的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制作这些植物的自然笔记,做好后再进行组间的交流,通过观察后,学生们归纳出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通过问题: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为什么都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引出这些植物都是通过孢子生殖的,从而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植物的特点。整节课,周老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动起来,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结论,活动多而有效。第二节课,由扬州市翠岗中学王妍老师来演绎同样的内容。她也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首先,她让学生观察了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的特点,特别强调了输导组织的观察,通过对观察结果的讨论得出蕨类植物的特征。同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得出了苔藓植物的特征。王老师熟练运用“锚点”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学的有趣,学的扎实。两位教师以自己的理解诠释这部分教材的内容,准备充分,讲解得当,体现了生物实验教学的真谛,虽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殊途同归,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后,仪征中学的张玉明教授和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曹云龙主任就分别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最后,扬州市电教馆的李主任也强调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因为,良好的实验能力的掌握,能够让学生们走得更远,飞的更高。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