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新闻>详细内容

翠岗中学“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成功入选 教育部重点课题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10 15:28:45 浏览次数: 字体:A-   A+

近日,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传来喜讯。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课题评审中,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恒富担任课题主持人,扬州市翠岗中学作为课题申报单位的课题:“‘运河思政':跨学科协同育人实践探索”成功入选教育部重点课题。

2019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意见》还明确提出: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和成果交流,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设立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开展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等研究,逐步加大对相关课题研究的支持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019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2014年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扬州作为运河长子成为申报牵头城市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若干年来,对大运河文化挖掘仍不够深入,特别是利用运河文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引领还不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大运河文化开展思政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掘好、利用好丰富文物和文化资源,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思政课堂要密切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紧扣新课程标准,围绕新教材,利用身边的资源培养学生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等,实行正确的价值引领。

运河文化博大精深,仅凭一门学科的实践探索是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当前运河文化中的“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还远没有实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宝贵遗产”的重要指示,更需要借助跨学科协同教学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广大学子心灵,让文化自信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教师应率先担负起育人使命,探寻大运河文化资源中“思政”元素与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结合点,并开展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实践探索,有利于逐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年来,课题组核心成员主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邀请专家进行业务指导,组织思政骨干教师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精心打磨。扬州市全体思政教师在课题组牵头下将以此成功申报为契机,不断提升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推进课题有序高效地开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