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校庆添光彩
我为校庆添光彩
10月16日是翠岗建校24周年校庆日,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为校庆添光彩》。上周我们以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求实创新的教学开放喜迎校庆,这一周又如何以实际行动向校庆献礼呢?
上周不少高中生回校看望老师,他们说翠岗是扬州最美的校园,没有之一。我告诉他们翠岗是江苏省优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有同学说特别怀念翠岗轻松快乐的学习生活,作业少、睡得早、活动多。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听他们如数家珍般介绍谁长高了、谁得了第一,那一刻,我为我是翠岗的老师而骄傲!
很多时候,当我们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有同学特别怀念翠岗的饭菜,问翠岗的毕业饭票能不能兑现,我说可以,翠岗是大家永远的家。他们说这是翠岗最温馨的记忆,也是其他学校所没有的毕业记忆。有同学说,翠岗校园到处有名人大家的诗词楹联,这种书香环境熏陶了书卷气的学生。上届三1班考入附中文特班的王陈琛同学特别感谢学校的《生活指南》,因为高中学《诗经》时老师问翠岗的“错石堂”“青衿楼”出自那几句诗?她很自豪地介绍“错石”取自《诗经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青衿”化用了《诗经 郑风》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同学们,你们的学长学姐接力相传了翠岗文脉,为翠岗增光添彩,你们呢?
可能有同学只知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知道“错”是加工玉石的工具,学生的成长需要老师的精雕细琢,才能终成大器。后人常用“青衿”来比喻那些寒门学士,后来曹操在《短歌行》里引用此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达对“贤才”的思念,也含蓄提醒贤才:“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同学们,你们主动找老师了吗?翠岗是公办初中,青衿楼的建成使用,解决了就餐的后顾之忧,希望大家刻苦学习,早日成为有用之才。
老师们,今天化雨楼会标是“让书香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在我的身后是“积学修身”生态文化墙和“岂因果报方行善 不为功名也读书”的校训;在风雨广场和仰贤楼后有多个设计成书型的“仁信”景观小品,引领大家积学以成才,修身以养德,行善长德行,读书生智慧。大家都背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书不读,一事不穷,一物不格,就达不到积学修身的境界。信息时代,教师更应该有一潭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立德树人、润心赋能、教学相长。
同学们,翠岗最具书香特色的是悟墨碑廊。“悟墨”二字由《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周志高先生书写,希望大家从翰墨的芬芳中领悟人生的真谛、生活的哲理。碑廊的楹联由当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唯一的女性副主席林岫女士书写,“积学修身梅花似友,虚怀观道竹节如师”,是希望广大师生学梅花的高洁、坚韧,学竹子的虚心、正直。翠黉园是翠岗最美的园林,不仅景美,更有诗意美。翠黉轩的楹联“翠岚韵谱弦歌乐,黉火薪传日月光”,联首“藏头”,“黉”在古代是学校,“翠黉”喻指翠岗中学,意指翠岗之上,书声朗朗,弦歌不辍,知识和智慧的火把经师生接力相传,必将与日月同辉。如何接力相传?背面的楹联“书声琴韵三秋脆,远志高怀五德臻”作了最好的解读。
老师们,文化立校、科技兴校、科研强校是翠岗的发展策略,24年书香文脉接力相传,我们不仅有23位在全国、省级基本功大赛中摘金夺银的教师,还培养了北大学子李奇然、清华学子汤晨、天才青年厨师刘畅、国家象棋健将邵如凌冰、国家游泳健将马福晶、省射击冠军梅凌寒等一批优秀学生。“初中锚点教学十年探索”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运河思政”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省内外,2023年,中考跻身前列,《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实践探索》成功入选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省“仁信”品格涵养工程顺利结项。感谢全体教师为翠岗校庆增光添彩!
同学们,“好梦开始的地方”是翠岗的校歌,我们在校门口和三个园林设立了“好梦、寻梦、追梦、圆梦”打卡点,希望大家筑梦起航,圆梦翠岗。饮水思源,今天团委组织初一年级唱响校歌庆祝校庆,学工处也将组织“我和翠岗”初二年级征文比赛,教务处发放全民阅读常识宣传要点,各部门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大家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用感恩励志的行动为校庆增光添彩。我坚信“千株桃李含芳日,万里风云励志时”定是翠岗再创辉煌之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