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班本德育功效,涵养“仁信”品格少年”翠岗中学开展德育开放活动
钟灵毓秀蜀山岗,翠黉新语仁信长。近日,翠岗中学邀请扬州市直学校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参加德育开放活动。学工处主任束嘉玮带领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朋友们从好梦开始的地方出发,沿着寻梦、追梦、圆梦的主线,参观了学校精致的园林文化——翠岗园、翠黉园和文锦园,以及生动的文化场馆——仁信馆、科技馆和教师博物馆。仁信大道上,仁信理念、仁信故事、仁信名言,告诉学生“言必行,行必果”;悟墨碑廊、“五个一百”工程连廊文化,飘荡着浓浓的书香气息;文锦园内,实现自我梦想追求的标语引领学生奋力奔跑、追梦不止。来自兄弟学校的班主任和家长朋友们深深感受到学校处处有风景,处处以文化人。
在错石堂内,副校长蒋晓美为班主任们做题为《涵养“仁信”品格 培养“仁信”少年》专题讲座。蒋校长以“班主任的核心能力有哪些”为引,阐释了“仁信”文化背景及内涵,介绍了包括一馆、两廊、三类教育基地、四本校本教材、五种仁信景观的“仁信”品格涵养资源,完善“筑梦入学”“信仰之路”“法治营养餐”等“仁信”品格涵养课程,丰富“我心向党”信仰启蒙、“劳中有爱”劳育、“自主自省自觉”文明养成等“仁信”品格涵养活动,形成“HI”少年增值性评价体系。“如果能够像翠岗中学一样做深做细做实做成体系,德育效果肯定会有质的飞跃。”一位班主任总结道。
第二场由扬州市特级班主任张志强带来专题讲座《梦与少年,步履不停——用班本课程做班级的德育》。张老师指出,班本课程应具有融合性、丰富性、序列性,并结合实例“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整合型班本德育课程的设计,强调班本德育课程建设应基于学生的“关键能力”。张老师认为,德育课程能力是班主任的一项核心能力,而班主任课程力应具备的四种能力,即对课程价值的洞察和理解能力,对课程的规划能力,判断课程和学生之间的匹配和联结能力,以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我促进能力。张老师还以追梦班HI少年班本德育课程为例,介绍了班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流程、内容来源、开发和设计。张老师自成体系的班本课程让福建省骨干班主任耳目一新,为他们进一步提升班主任核心能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接下来,房佳楠老师结合语文学科,为大家分享班本课程实践《唇枪舌战 辨而名思》。房老师基于初中孩子的特点,从课程背景、课程设计、课程开展三个角度介绍了“辩论+”班本课程。房老师分析了辩题的来源,可以来自于现实生活,如手机使用、初中生追星;可以来自于社会热点,如教师惩戒权、培训班利弊。房老师的创新之处在于增加了“自由辩论”环节,即三分钟提问环节;在辩论结束后,房老师请学生画出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见解。房老师认为,辩论对象不能仅限于学校生活,还可以扩大至老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辩论+”班本课程的实施,不仅让双方选手在妙语连珠的较量中展现了个人思辨和团队协作的能力,也在唇枪舌战的交锋里厘清了对个性与合作的深入思考。
最后,在初二学生“你知道哪些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中,班主任和家长们走进了茅榛老师的班会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茅老师将此次班会课设置成三个环节,即感受生命的宝贵、迎接人生的挑战、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观看视频、随机采访、角色扮演、辩论、阅读报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并能感知生命的意义,对生命负责;发现幸福,迎接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生命,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和憧憬。
德育开放时间是短暂的,但是班本德育之路曲折而漫长,责任与使命并存。我们坚信,只要学校在班本德育路上坚持做,做细、做实、做到底,就一定能打造出有质量、有深度、有情怀的好课程。我们也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努力构建班本课程育人新常态,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家长们多多参与到学校各位工作事务中来,确实建好扬州市家长示范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