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一周聚焦>详细内容

第17周 “一周聚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02 10:54:16 浏览次数: 字体:A-   A+

第17周 “一周聚焦”

【边走边看】                              

·周一(12.23)上午第2节课下,升旗仪式,跑操比赛颁奖;下午第2节课,全体班主任会议;初一、初二学生元旦汇演节目筛选。

•周二(12.24)下午第1节课,文科备课活动;下午第2节课,文科教师排练节目。

•周三(12.25)上午第4节课,元旦文艺汇演筹备会;下午第3节课,音体美教辅组排练节目。

·周四(12.26)上午第1、2节课,体育教研活动;下午第1节课,理科备课活动;下午第2节课,理科教师排练节目。

·周五(12.27)“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初中组研修活动;上午第3、4节课,党政联席办公会;下午“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专家讲座;下午审定初一初二文艺汇演节目;下午第4节课,班团队活动。

·周六(12.28)审定初三元旦文艺汇演节目。

【且行且珍】

·表扬教务处陈锋副主任积极组织跑操比赛颁奖活动,弘扬了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表扬张蕾萍老师创新开设“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公开课,主动展示我校“锚点”教学成果,积极组织“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初中组研修活动;表扬教科研处朱慧主任、乔倩老师认真组织“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培训专家讲座。

·表扬刘顶昌老师代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到校早,全程陪伴、管理学生;表扬吴红梅、杨芳、吴晓雅、丁旭老师支持代课工作。

·表扬董尉民副校长学工处、团委、工会积极组织师生元旦文艺汇演筹备会;表扬音乐教研组潘琳、高蓓、王苏瑗和申伟伟老师积极参与初一初二、初三学生文艺汇演节目审定。

  •表扬总务处刘雷副主任和王春富、孙信东老师带领保洁女工积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学校重大活动圆满完成。

•表扬全体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关注、关心、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良好形象。

【天籁之音】

 •翠岗中学特别注重五育并举、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主动与社区对接。我姑娘琵琶十级,后来学习忙,没时间练习。到翠岗上学后,学习特别开心,最近学校组织元旦文艺汇演,天天回家主动练琵琶。学校素质教育的氛围好!

             ——扬州双桥街道石桥社区副书记  孙吉                      

•上课、上好课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翠岗中学正高级教师张蕾萍老师开设《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课堂观察课,给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青年教师要站稳课堂,一要知道你这一学科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二要搞清楚你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或者技术达成你心目中理想的课堂;三要思考、研讨你能上好这样的课吗?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 夏心军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每一次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现场,我们不只是交流一下、或是导师指导一下,更重要的是来感受我们学员所在的学校、所在的这个教育行政部门给她成长的这个土壤,感受一下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同时学习各个地方好的办学经验。我们今天到扬州来、到翠岗中学来举办活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扬州教育,推广扬州教育,努力把我们各地的教育都办好。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四期初中组导师组组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陆志平

我认为张蕾萍老师的展示课选择“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主题的切入点挺好,它从课程内容上反映了这次课标对课程内容结构化的要求。基于这个切入点采用鼓励或引导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去研究这个对象的特征。以问题引领学生将已经学过的“三个一次”重新建构它们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的一种思维方式。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 马复

•张老师的主题汇报结合学校的课改和她自己的项目研究,体现的教改理念和教改实践都做得非常扎实。她提出了聚焦问题、问题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一个学生的发展培育路径,我认为这都是非常适切、非常重要的。张老师的理论实践和思想都是非常系统全面深入的,可见学校的课程改革也确实是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课程标准专家组核心成员 段玉山

•听了张老师的汇报,我第一感受就是她“问题引领、系统建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的主题和我们教改的方向是一致的。张老师的这节课体现了追求对思维过程的培养,这非常好。

——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明选

【感念师恩】

致刘春花老师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初一初二班主任刘春花老师如春雨一般对我们谆谆教诲,在潜移默化中帮助我们成长。

我进翠岗认识的第一位老师便是刘老师。她一头精干的短发,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搭配着朴素的衣服,特别有精神。

课堂上,她全身心投入,孜孜不倦地向我们传授知识;下课后,她在认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同学体育锻炼受伤了,她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伤情;同学身体不舒服了,她会及时关心;同学之间有小矛盾了,她也会细心察觉,给予疏导。

一次,一位同学犯了错误,刚巧被值勤老师抓了现场。刚进班级,没等老师询问,那位同学就连忙赶上前承认错误。同学耷拉着脑袋,嘴巴喋喋不休,时不时配合讲解动作。看来他正试图极力澄清,还有些许着急。据我目测,刘老师的神情由严厉严肃的紧绷逐渐过渡到舒缓松弛。该同学的认错态度应该是不错的,基本可以获得老师的谅解。不过,从同学搓着校服的小动作,足以看出,他小结性的表达还未达标。接下来免不了刘老师循循善诱的教育了。老师一个抬手,拍着同学的后背,配上三两句苦口婆心的规劝。同学的头埋得更低些,点得更快些。本以为是关乎到班级荣誉的“腥风血雨”,最终因同学积极的认错态度被成功化解。“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这是严厉的刘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温暖话语。

其实,老师的严厉背后深藏着对我们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关心。每次作文,老师总会找到同学当面批改、讲评。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刚入校时,老师鼓励我们多表达,我尝试着写了一篇题为《翠岗,我来了》的入学教育感悟参加评选。老师前前后后帮我面批了三四趟,最终的成稿竟被学校评为了一等奖。只有我自己知道,与初稿相比,获奖的文章几乎是一篇全新作品。当面修改的过程,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带给我的乐趣,更多的是轻松表达的自信体验。不仅仅是我,其他同学的作文也有过这样的提升经历。作为语文课代表,每每收发、登记各项作业时,我总能真切地感受到刘老师对我们成长的真切期待。

前两年的初中生活,刘春花老师时刻陪伴着我们。时间在走,但往日的温暖,我不会忘记;老师的期望,我也不会辜负。期望在左,坚强在右!愿自己加倍努力,无愧于刘春花老师对我的关心与厚爱!

                                               初三(1)班 朱萱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