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坚守 润物无声的爱
平凡中的坚守 润物无声的爱
——翠岗中学张慕琳老师最美事迹介绍
三尺讲台,神圣所在!在近20年的教育生涯中,张慕琳老师始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恪守职业道德,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为此,她刻苦钻研,把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涵,进行教学创新,2007年获市直语文学科说课比赛一等奖,2013年获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称号,同年获“师能百千万扬州市千名骨干教师科研引领下‘我的教学研究’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先后参加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或获奖。2016年获得扬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关注个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张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她积极阅读教育类书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方法,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4年先后获扬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她用爱心温暖每位学生,2015年被授予“扬州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9月11日扬帆报道《超人班主任张慕琳》。
“教师是一个良心工程!”张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不因为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偏颇,不因为性格的差异而有所好恶,不因为家庭的差异而有所倾向。
十年前,张老师班上来了位智力有缺陷的学生小孟,因为幼时发高烧引起脑膜炎,她的智力水平只有3岁左右。她只会歪歪斜斜地写自己的名字,读书时书常常摆的是倒的,试卷上的字别人永远看不懂是什么符号……甚至最初的时候不认识厕所,不认识教室。张老师专门在开学第一天对全班同学进行爱心教育,号召大家一起关爱小孟同学,并身体力行每天都关心小孟同学的生活,每每有事总是亲自打电话联系小孟父母,避免孩子有闪失。初一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教育基地生活两天,小孟也去了。任何活动张老师都亲自带着她,晚上去宿舍帮她洗漱,放好蚊帐,嘱咐同学照顾好她,早上起来哄她吃早饭,活动中亲自给小孟拍照片,活动结束交接给家长。在学校,小孟也许没学到什么文化知识,但是她收获了同学老师对她平等的关爱,至始至终有尊严地生活着。
丁同学来自农村,母亲聋哑人,父亲独自在扬州打工带着她,两人最初租住在车库里。家庭因素使得丁同学性格内向敏感,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了解到她情况后,张老师一面帮助她申请补助,减轻负担,一面又照顾孩子自尊,遇到减免费用时,或让丁同学先交上来再事后退还给她,或请丁同学帮助收取。因为张老师知道,对丁同学这样的孩子来说,过分的怜悯反而会伤害她们,爱有时候需要换一种她们更能接受的方式。中考中,丁同学以优异成绩被扬大附中录取,后考取大学,2018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0级毕业班,张老师发现晚自习前孩子们排队打饭时间比较紧,有些孩子干脆不喝汤,看似节约时间实则影响健康。没有多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老师每天提前5分钟到食堂,把汤全部盛好,有时干脆直接摆在桌上,这样就节省了孩子的时间……
时至今日,有毕业十多年的学生因为一张小小的奖状一直感念至今,有家庭困难受到帮助的学生一路求学奋发进取回报师恩,有曾经的学生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2017年暑期,送走又一届毕业班之后,张老师去了医院动了手术,考虑到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又一次承担了新一届班主任的工作,术后仅20天,暑假的烈日下又出现了张老师家访的身影……2018年8月底,张老师做了肺部手术,手术后一个月就又回到了教学一线,站在了讲台上……对教育、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依然会有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更为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教师职业的可贵,正是缘于真实而宽厚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坚定而执著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
——翠岗中学张慕琳老师最美事迹介绍
三尺讲台,神圣所在!在近20年的教育生涯中,张慕琳老师始终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恪守职业道德,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为此,她刻苦钻研,把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内涵,进行教学创新,2007年获市直语文学科说课比赛一等奖,2013年获扬州市“中青年教学骨干”称号,同年获“师能百千万扬州市千名骨干教师科研引领下‘我的教学研究’课堂展示活动”一等奖,先后参加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或获奖。2016年获得扬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关注个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张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方向。她积极阅读教育类书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方法,呵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014年先后获扬州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二等奖。她用爱心温暖每位学生,2015年被授予“扬州市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7年9月11日扬帆报道《超人班主任张慕琳》。
“教师是一个良心工程!”张老师在教学管理中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孩子,不因为成绩的好坏而有所偏颇,不因为性格的差异而有所好恶,不因为家庭的差异而有所倾向。
十年前,张老师班上来了位智力有缺陷的学生小孟,因为幼时发高烧引起脑膜炎,她的智力水平只有3岁左右。她只会歪歪斜斜地写自己的名字,读书时书常常摆的是倒的,试卷上的字别人永远看不懂是什么符号……甚至最初的时候不认识厕所,不认识教室。张老师专门在开学第一天对全班同学进行爱心教育,号召大家一起关爱小孟同学,并身体力行每天都关心小孟同学的生活,每每有事总是亲自打电话联系小孟父母,避免孩子有闪失。初一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孩子们去教育基地生活两天,小孟也去了。任何活动张老师都亲自带着她,晚上去宿舍帮她洗漱,放好蚊帐,嘱咐同学照顾好她,早上起来哄她吃早饭,活动中亲自给小孟拍照片,活动结束交接给家长。在学校,小孟也许没学到什么文化知识,但是她收获了同学老师对她平等的关爱,至始至终有尊严地生活着。
丁同学来自农村,母亲聋哑人,父亲独自在扬州打工带着她,两人最初租住在车库里。家庭因素使得丁同学性格内向敏感,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了解到她情况后,张老师一面帮助她申请补助,减轻负担,一面又照顾孩子自尊,遇到减免费用时,或让丁同学先交上来再事后退还给她,或请丁同学帮助收取。因为张老师知道,对丁同学这样的孩子来说,过分的怜悯反而会伤害她们,爱有时候需要换一种她们更能接受的方式。中考中,丁同学以优异成绩被扬大附中录取,后考取大学,2018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0级毕业班,张老师发现晚自习前孩子们排队打饭时间比较紧,有些孩子干脆不喝汤,看似节约时间实则影响健康。没有多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老师每天提前5分钟到食堂,把汤全部盛好,有时干脆直接摆在桌上,这样就节省了孩子的时间……
时至今日,有毕业十多年的学生因为一张小小的奖状一直感念至今,有家庭困难受到帮助的学生一路求学奋发进取回报师恩,有曾经的学生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
2017年暑期,送走又一届毕业班之后,张老师去了医院动了手术,考虑到学校班主任工作的需要,又一次承担了新一届班主任的工作,术后仅20天,暑假的烈日下又出现了张老师家访的身影……2018年8月底,张老师做了肺部手术,手术后一个月就又回到了教学一线,站在了讲台上……对教育、对生命始终怀有敬畏之心!
没有亮丽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我们依然会有一种感动,为那平实中的温暖,为那平凡中的坚守,为那平和中的智慧,更为那点点滴滴润物细无声的爱。教师职业的可贵,正是缘于真实而宽厚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坚定而执著地追寻着做教师的幸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