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政风行风>详细内容

扬州市翠岗中学学校教育哲学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11 16:51:09 浏览次数: 字体:A- A+

一、基础理念

办学思想:信任教育

从哲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校管理的基本问题是处理好“激励”与挫伤的关系,信任是最大的激励,能够激发人的内生动力,让人充满自信,总是尽最大努力完成好工作。信任也是突破心理“禁区”的利刃,能让人放下防备和顾虑,更积极地投入到团体工作中。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如何有效激发人的潜能是管理学最本质的追求。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麦格雷戈认为,每一个人天生都具有向善向美的潜能,只要激发得当,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对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当完成的目标。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认为人天生都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求。学校教育是面对“人”的事业,这就要求学校的管理者合理引导,发掘潜力,鼓励成长,提供指导,使师生在完成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个人目标,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正如福特汉姆创业中心的创始人罗伯特•赫利所说:“一名知道如何建立信任的领导者必定能给团队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创造出和谐、团结、高效的工作环境,那么竞争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升。”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是儒家五常之一,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之一。孔子把列为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规范(恭、宽、信、敏、惠)之一,《论语》中讲到38次,强调民无信不立”“信则人任焉。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认为,忠信是礼的根本,君主治国必须取信于人,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庄子·盗跖》中也有尚信德的记载: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综观各,他们都肯定的治人、治兵、治国、治世之功,为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

从现实的角度看,信任教育是对现实社会人际信任严重缺失的匡正。惊天丑闻、恐怖威胁、网络诈骗、办公室里的内斗,导致了各种低信任度的环境;跑关系择座、给老师送礼、不相信均衡办学、不相信阳光分班、不相信老师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折射了家长对教育的不信任;绩效工资、岗位设置、名师评审、课务安排、考试监考等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都会引发教师的猜忌、非议,甚至是轩然大波,这表明不少学校的管理行为已在某种程度上陷入塔西佗陷阱当下社会的信任危机,动摇了许多人的道德底线,扭曲了正常的价值体系,破坏了国家与社会、市场利益各方以及社会成员间信任的基础,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严重危害:弱化人们的政治认同,影响政治稳定;增加交易成本,制约经济发展;涣散社会团结,迟滞社会进步;降低人们的幸福感受,阻碍个体人格完善。佐藤学曾说过:信任可以说是一切学校改革的核心概念。当学校改革遇到阻力时,就要使构成学校的所有人之间恢复信任。校长应着力营造相互信任、彼此关爱的氛围,让干群关系更为密切,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家校关系更为融洽。

办学理念:成就师生梦想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对未来美好的期许。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梦想给予人们方向、目标和希望。它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之源,也是一个人的动力之泉,心中唯有梦,眼中才有光,脚下便有路。

把翠岗中学办成师生好梦开始的地方,源于建校伊始对教育初心的一贯坚守,而维系这珍贵之心的便是循梦而行。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努力为不同性格禀赋的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教育。“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让每个青少年都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强大青春能量”;与此同时,学校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为了教师,助力每一位教师实现教育梦想,当好引路人,做一名幸福的翠岗筑梦人。

学校办学目标:生态、活力、幸福

“生态”,既指优美的校园环境、愉悦人际关系,更指和谐共生的教育样态,如和煦的春风荡漾于师生心间,如轻柔的春雨滋润着师生的心田。

“活力”,是指师生始终以乐观勃发状态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和向往,潜心钻研,乐于奉献为生命不断注入源泉动力。

“幸福”,是指学校以文化修身促美,以课程启智育德,让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充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以感动管理基点让教师充分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自觉而愉悦地担当起立德树人的使命。

教师发展目标:学科教育专家、学生人生导师

“学科教育专家”,是指能深刻理解学科课程系统、深入思考和处理学科教学,深得同行敬佩

“学生人生导师”,是指能够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用自己的德性学识、智慧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追求幸福人生,深受学生爱戴。

学生培养目标:健康、仁信、创新

“健康”,是指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仁信”,是指宽仁友善、忠诚敬业、践诺守信,成为仁爱诚信的人。

“创新”,是指乐学善思、勇于探索、创新创造,成为有创新力的人。

学校精神:积学修身

司马光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以“积学修身”为学校精神,是为了更好地激励广大师生积学以成才、修身以养德,做德才兼备之人。学校“悟墨”碑廊,有林岫女士题写的“积学修身梅花似友,虚怀观道竹节如师”楹联。

校训: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也读书

教育的功能在于劝善与劝学。行善长德行,读书生智慧。但人们行善与读书往往带有明显的功利倾向: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以修得善果,求得善报;发奋学习,刻苦攻读,以期功名,荣宗耀祖,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教育应激发每个学生心灵深处不带功利色彩、自觉积学修身的善性,努力让每个人在学生时代便逐步能够向善向上,心系苍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下,诚其意,正其心,格物致知,努力掌握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本领。

愿翠岗中学的莘莘学子从善如流,为学不倦,心中有信念,行为有准则,不仅能善其身,厚其学,日后更能担道义,济天下。果能如此,便是翠岗中学全体师者最大的功德与善果。

校风:求真做人、务实成才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批判质疑的精神、勇于探究的能力和敢于担当、文明守纪、待人真诚、做事认真的品质。

为人诚实,决策务实,学习踏实,工作落实,不怕困难,勇于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风:博爱博学、精讲精析

教师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甘为人梯;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能够以扎实学识和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教师要修炼“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探索符合学科特点、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模式,潜心钻研课标和教材,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助力学生自主行走的课堂文化,尊重和保障学生在学习中自主进行选择、参与、表达、思考和实践,讲授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言简意赅

学风:勤学善思、创新致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努力成为学习的主人,“不用扬鞭自奋蹄”。

“学而不思则罔”。只有以学启思,以思促学,学思结合,才是形成真正学问的正确途径。思,在于常,在于深,更在于巧。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科学探索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学校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不断摸索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出台新举措、开辟新途径,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学校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温润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

教育方略:关爱、自主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最高境界的教育是人的自我教育。所谓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校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自主管理的能力。以“锚点”教学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程渗透、活动熏陶、榜样引领、竞赛提升等路径,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确立自我发展目标,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能力。

管理方略:激发、引领

教育是用心灵写诗的事业,因此无论是面对教师还是面对学生,内在的激发引领都胜过外在的约束限制。学校基于信任教育思想,推行“激发、引领”的管理方略,营造信任、尊重、关爱、健康的氛围,通过思想引领、制度引领、专业引领、情感引领,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教师的创造性潜能,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个教师的教育力就是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追求梦想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自身应怀有远大的目标以及一飞冲天的热忱与气势,并善于根据学生的本能、欲望和兴趣,想方法引导他们的本能,顺应他们的欲望,扩充他们的兴趣,才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旨趣和学习动机

二、应用理念

课程理念:融通、多元

课程不是固定、先验、割裂的“跑道”,而是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学校遵循“融合、多元”的理念,准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关注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协同推进,学段的纵向贯穿,学科的横向关联,五育的深度融合,学校与社会的有效融通,构建Hi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中力求达到“五通”:通用性,即打破专业边界追求共同基础立足普遍适用;贯通性,即超越学科领域、注重相互关联、感悟通性通法;通融性,即知识交叉、融会变通、角度交融观点互补;通合性,即同中见异、异中求同统整综合整体提升;通达性,即视野开阔、学会思考明白事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基本来源的多元性、设计主体的多元性、课程形式的多元性、教学方式的多元性、实施路径的多元性、课程评价的多元性,更加容易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以此来支持学生获取和生产知识,培养学生批判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融入世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学理念:情境化差异化

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的学习应该是多样化、互动型、应用型、合作型、可选择的。教师要继承优秀教育传统,革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AI+教育”,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新模式,树立大教学观,实施情境化、差异化策略,有效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推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实现课程育人的目的。

德育理念:浸润、协同

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不能靠灌输与说教,要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要将教育意图渗透在特定的、具有感染力的情境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渐渐地感悟、体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修养,升华人生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因此,学校不但要致力全员全程的德育,更应主动密切与家庭和社区的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家校社、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各部门之间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协同育人,一定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科研理念:问题导向、自我跃升

坚持问题为导向,聚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焦点问题,从现实出发突出行动研究和应用研究,累积指向教育教学一线问题解决、具有普适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引领教师在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促进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师德水平专业能力,实现专业成长的“茧式”跃升。

三、宣誓系统

学校口号:

翠岗中学——好梦开始的地方!

学校宣言:

      发展之要,人才为本;千秋伟业,教育先行。

      蜀冈南麓,悟墨飘香;亭台隽秀,底蕴长流。

      翠岗弦歌,学子沓来;英才济济,麟凤振振。

      文锦化雨,仰贤铸志;庠序唤美,仁信共荣。     

      赤心未改,初衷不移;躬耕数载,幸福大观。

      杏坛春色,塑贤佳处;翠岚韵谱,黉火传光。

教师誓词:

教育,我钟情的神圣事业;

翠岗,我选择的精神家园。

我庄严宣誓: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积学修身,虚怀观道;

甘为人梯,秉烛铸魂。

为培养健康、仁信、创新的学生,

为打造生态、活力、幸福的翠岗,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学生誓词:

我是自豪的翠岗学子,

我以青春的名义宣誓:

铭记“岂因果报方行善,不为功名也读书”的校训,

珍惜大好年华,

弘扬爱国情怀,

涵养健康人格,

培育创新精神,

学会融入世界,

做一个幸福的追梦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